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走過半世紀 台北榮總持續守護您的健康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編按】台北榮總將於十一月一日慶祝創院五十週年,走過半世紀,榮總日益成長茁壯,病床數、門診量均持續增加,醫療技術、設備與服務品質亦不斷提升,早已成為榮民榮眷與一般民眾的健康守護者。 台北榮總五十歲了,半個世紀以來,它歷經漫長的歲月焠鍊,走過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,彙集無數前人的心血智慧結晶,不斷成長茁壯,終於由創院之初僅有六○○張病床,每日門診量不過二○○餘人的規模,發展至今日成為享譽國內外,擁有二九○○餘張病床,每日門診量幾近萬人次的國家級醫學中心。 國家級的醫學中心當然是全民醫院,然而「北榮」一路走來,雖然院名幾經更易,由「台灣榮民總醫院」而「行政院輔導會榮民總醫院」,而「行政院輔導會台北榮民總醫院」,院名始終冠有「榮民」二字,從未輕言捨棄。或許有人認為是自限格局,容易讓一些非榮民病患裹足。然而事實勝於雄辯,「北榮」長久以來展現優質的醫療成果,不僅未因院名冠有「榮民」二字受到影響,且因聲譽日揚,慕名病患不絕於途,「榮民」二字反成了金字招牌,這應是當初質疑者始料未及的結果。 看過輔導會多媒體簡報者,多半不會忘記其中有這樣一首小詩:「十五從軍征,六十始得回,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」。這首詩道盡榮民前輩們的萬丈豪情,卻也不免隱約透露他們忠昭日月之餘的些許悲壯與蒼涼。在他們轉戰大江南北之際,幾曾想到有朝一日即使離鄉背景,卻仍然必須面對皤然白頭的現實?尤其令人傷懷的是這些沙場鬥士,直到年邁體衰,才驀然驚覺半生戎馬,解甲之後不僅無田可歸,甚且無鄉可返,無親可依。因是之故,政府於四十三年十一月成立輔導會,為的就是崇功報勳,給這些功在社稷的榮民前輩,一個安身立命的專責照顧機構,讓他們在離開戰鬥行列之後,仍然老有所養、病有所醫,無後顧之憂。 「榮民就醫」雖然是「輔導會」五大核心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環,然而在輔導會成立之初,並無專屬醫療院所,收療榮民病患須借用或接管軍方療養院所與設備,因陋就簡,在所難免。而榮民退役人數日益增多,基於實際需求,輔導會遂委託台灣省衛生處與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簽訂合約,動用美援經費,勘定於石牌地區設立榮民總醫院。總院工程於四十五年六月六日破土,四十七年七月落成,四十八年三月開始門、急診作業,同年十一月一日正式開幕,從此「北榮」不僅在榮民醫療體系樹立里程碑,更在台灣醫療史上,建立了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。 「北榮」初創時,僅收療榮民榮眷,其後為因應社會大眾需求,於民國五十年起,次第開放一般民眾就醫,「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成其大」,北榮能有今日規模,對求醫病患不自設限,亦為主要因素。然而「北榮」當初創設之原始宗旨即是為服務榮民,有了這番歷史淵源,加以榮總在榮民心目中,也早已建立起難以更動的地位和不易分割的情感,因此院名始終冠有「榮民」二字,宛如圖騰一般,五十年如一日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 「北榮」之創設落實了政府照顧榮民的德意,更為一般社會大眾開闢了一條便利又優質的求醫管道,然而在民國六十六年以前,受惠者僅限於北部民眾。為應中南部民眾需求,輔導會於六十六年七月開始籌建「北榮台中分院」,七十一年十月三十一日開幕,七十七年七月獨立為「台中榮民總醫院」。復於七十三年九月籌建「北榮高雄分院」,七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開幕,並於八十二年七月獨立為「高雄榮民總醫院」,榮民醫療體系之綿密醫療網自此完全建立。 展望未來,北榮仍將全方位發展,並將「全民就醫首選醫院、國際一流醫學中心」的願景懸為鵠的,向前推進,然而在兼顧全面之餘,「榮民醫療」仍是北榮不離不棄,不可一日或忘的終極任務。譬如北榮近年來積極推動成立的「高齡醫學中心」、與各地方榮院的「垂直整合」、與榮民之家合作的「醫養合一」,各項政策措施,無一不是圍繞著強化榮民醫療服務的目標邁進,也顯示「北榮」始終不忘初衷—為年長榮民提供更周全的照護。 五十年相較於人生而言或許是漫長的,然而對於追求永續經營的「北榮」而言,五十年則只是一個起步,一個短暫的驛程。遠方永遠有更值得期待與追求的前景,相信每位榮總人在感念前人心血、珍惜既有成就之餘,都會懷抱著使命感,齊心協力,將「北榮」推向更璀璨的明天。 (資料提供:台北榮總)(點閱次數:437)